第157章 安排
如果没猜错,这个光怪离奇的故事就是这个叫轻柔的女子所写,而故事的来历,就是他口中的陈郞。
而且书写的时间记录的清清楚楚,就是十天之前。
那么说这个故事也可能是最近才出现。
而且刚才蒙驳临死前也说出清⽔镇陈的话语。
可惜蒙驳坚持到咸

便已经油尽灯枯,轻柔或许就是那杀死蒙驳的列子门徒,但这陈郞究竟是何人?清河镇到底又在何处?如若在南

,莫非就在那伏牛山中?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雄才大略不说,从忍辱负重到定鼎华夏一统的大秦江山,无论是心智还是手段都不是常人能及的,因此很快就能从这些简单的信息之中推测出来,这个陈郞或许就是他需要找到的人,甚至或许就是最近列子门徒传说遇到的仙家弟子。
“来人!”秦始皇合上手里的书册。
“陛下,请吩咐!”一个玄甲护卫单膝跪下。
“去唤赵擎来见朕!”
“喏!”玄甲护卫离开大殿,不过几分钟时间,一个⾝穿灰⾊长衫的中年文士进⼊大殿,拱手行礼之后恭恭敬敬一言不发的垂手。
“赵擎,你立刻去南

郡雉县,于伏牛山中寻找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打听一个陈姓少年,此人年少,但或许很有名望,切记不可鲁莽冲撞,细心观察,如若发现异常之处必须立即呈报与朕!”
“臣立刻去办!”中年文士拱手之后转⾝离开,虽然看似无礼,但秦始皇却并未有任何表示。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寂静,深宮噤地,石墙厚瓦,光线并不算明亮房间里,空气都仿若凝固一般,而这种气氛,秦始皇却非常习惯和

悉。
他慢慢把几本抄写有⽩蛇传的本子都整整齐齐的码好,看着还余下几本,想了一下还是没忍住,拿起一册翻开。
“初见陈郞,⾐衫褴褛,黑廋无礼,柔心生厌恶,言语冷漠,然陈郞并未怪罪,柔心惶恐不安…”
这还是那个叫轻柔的女子所写,仿佛一篇后世初⾼中女生写満心情的⽇记,将最初见到陈旭的情形写的非常完整,心情既忐忑又后悔,但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眷恋,所述所写,全部都是一见钟情的思念之情,小女儿心思一览无余。
因为⺟后赵姬的原因,加上自己⾝世扑朔

离,秦始皇便自幼厌恶女子,因此他即便是登基成为始皇帝,后宮也从未立后,皇长子扶苏的⺟亲,前赵国敏代公主去世之后,后宮之主便一直空缺,即便是掳掠而来充斥后宮的六国佳丽,他去宠幸也不过是为了大秦江山后继有人罢了,感情谈不上,只是一种理生和传宗接代的需要。
但眼下这个叫轻柔的女子在书中对这个陈郞细述衷肠,一字一句无不情动,竟然触动了他心底的一丝涟漪,瞬间,秦大大有点儿想女人了。
“陈郞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又还无。此句令柔辗转反侧无法⼊眠…”
“陈郞曰:人有悲

离合,月有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柔静思数夜…”
“陈郞曰:那西昆仑山,有西王⺟瑶池御园,遍地瑶草琼花,乃仙家圣境,柔心生向往,⽇夜期盼能去…”
“陈郞曰:…”
秦始皇坐静案前,一页一页,一行一行逐字逐句细看揣摩,眼神时而

离,时而闪光,脸⾊也时而欣喜时而惊异。
这些词句都是⽔轻柔记录和陈旭相处几⽇的言行举止,因爱之深,所以也记录的几乎事无巨细,并且还提到了蚊帐、牙刷、牙膏、石磨、面条等等等等,凡是陈旭弄出来的东西,她点点滴滴几乎都记录下来了。
“陈郞所制山药茯苓蜂藌饼已经收到,美味无比,柔甚是喜

,只盼早⽇与郞君朝夕相处,陪伴陈郞左右,拥卧谈心诉说衷肠,柔甚念之,却不知陈郞知否!”
最后一句,明显已经是最后的一次记录,思念之情更甚从前,把⽔轻柔的心思敞露无疑。
这一册记录对于秦始皇来说,比之前面的神话故事更加让他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个叫陈郞的少年,铁定不是普通凡人,因为字里行间记录的东西,秦始皇贵为皇帝,却几乎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更没见过。
而里面提到的山药茯苓蜂藌饼,秦始皇很是意动,然后眼神落到包裹中用⿇线捆扎好的竹筒之上。
竹筒是老竹,直径⾜有四寸,长两尺,两端有节,平直剖开约三分之一,开解⿇绳,拿掉上面的盖,露出里面雪⽩的圆饼,瞬间一股带着淡淡药香和清甜的味道散发出来。
茯苓饼已经只剩下一半,另一半已经被⽔轻柔写字的时候当零食吃掉了,但明显非常顾惜这份礼物和从未品尝过的美味,因此她吃的非常珍惜,这一筒饼,如若拿给一个吃货,说不定十分钟就没有了。
看着这半筒圆饼,闻着清甜的药香味道,秦始皇准备伸手拿一片尝尝,但犹豫了一下缩回手说:“唤太官令和太医令立刻前来!”
“喏~”门口一个玄甲护卫转⾝离去。
很快,一位五旬左右的中年男子和一个须发皆⽩的耄耋老者匆匆而来,进⼊房间之后一起躬⾝:“陛下,不知急唤我等有何吩咐?”
“你们来看看此种薄饼,朕

食之,可乎?”秦始皇指着竹筒里面的雪⽩圆饼说。
“不可!”两人几乎同时惊呼。
太官令乃是少府所属膳食署首领,专门负责皇帝和內宮的饮食制作,只要是皇帝吃的任何东西都必须经过他们的严格检测。
而太医令则是负责皇帝和內宮的用药全安,所有物药也必须经过他们的严格审核。
而眼下这个耝俗不堪的竹筒,一看就是民间盛放食物之用,里面的东西自然可想而知,来历不清不楚,一旦皇帝吃下中毒或者染疾,两人谁都担待不起。
不过看着秦始皇还是蠢蠢

动的神情,太医令赶紧往前一步“陛下,不若由老臣先尝试一下!”
“准!”秦始皇点头。
须发皆⽩的太医令慢慢走到案前跪坐下来,对着竹筒里面的圆饼端详许久,又小心翼翼拿起一片闻了一下,然后掰下一小片放进嘴里。
“嗯~”老头儿浑⾝一震,然后脸上露出极其诧异的神情,然后…又掰下一大块放进嘴里细嚼慢咽的品尝起来。
“有山药…有茯苓,唔,还有蜂藌!”老头儿转头看着太官令“左大人,你也来尝尝!”
太官令也赶紧上前跪坐下来,拿起一片掰下一块放进嘴里,品尝许久之后微微点头:“太医令所言不错,此饼由山药茯苓和蜂藌制成,味道甚美,食之当是无虞也!”
太医令和太官令两人一边

谈,还一边掰着薄过不断往嘴里塞,很快两块饼就被吃的⼲⼲净净。
“朕现在能吃否?”秦始皇脸⾊平静的问。
“陛下稍待,此饼⼊口虽然并无异味,但来历不明,不可贸然食之!”太官令

着嘴巴说。
“列子门徒食用之物,或许是那仙家弟子所做,你等食之皆无异状,朕何须久待!”秦始皇说着伸手拿起一片茯苓饼,掰下一片放⼊嘴里,一尝之下顿时神情大动,眼中有无限惊喜之⾊的大加赞赏“此饼⼊口即化,酥脆香甜,还带着淡淡药味,比之丹药更加⼊胃,实乃良物也。”
对于秦始皇的大条神经,太医令和太官令也无可奈何,但作为资深吃货,两人品尝之后也知这种饼的成分都是全安之物,也并未品尝出异味,全安

应当没有问题,于是也只能苦笑作罢,站起来退到旁边看着秦始皇吃的不亦乐乎。
秦始皇在后人看来,应该是一个不苟言笑,相貌威严的帝王,但从本质上来分析,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威服四海并不能消减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美味食物的需求,而且更要考虑他拥有一颗极其強烈的长生不老的心,如今除开政务之外,他最喜

的就是研究各种长生不老之术,宮中如今畜养了一大群医道方士在给他炼制各种仙丹灵药,每天都要吃上一些。
而如今的中医理论并未成

,各种药材的

质也都还没有系统定

,那些医道术士的能力也自然能够猜测一二,还属于半原始的状态,介于医生和巫卜之间,处在跳大神的阶段,为了拥有⾜够的说服力,制药炼丹用的是


五行的理论,因此丹药之中金木⽔火土各种成分都有,剧毒之物自然不敢给秦始皇吃,但纵观后世历朝历代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一样,吃药必须看到效果,因此这些术士在炼丹制药的时候,就会放一些提神壮

或者刺

奋兴中枢类的东西,一粒下去立竿见影,吃了感觉⾝体很慡,半宿半宿的搂着嫔妃腾折。
后世宋明时期好几个皇帝都是这样被炼丹的术士腾折死的。
而且炼丹越往后越恐怖,为了丹药成型好看,竟然要放铅汞和朱砂等物,因此仙丹就变成了毒丹,吃啊吃啊,于是便早早的一命呜呼。
秦始皇稍微好点儿,不太喜

女人,因为心里有

影,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丹药还没那么态变,所用到的配方没放太毒的物质,后世道家流行的铅汞之说也还没形成理论。
虽然不知道后世道家丹道中提到的铅汞到底为何物,但后来有人研究后指出,最先提出铅汞之说的人所说的铅汞其实并非是真的铅和汞两种物质,而是用其颜⾊代表着太极的


,铅为黑⾊,代表

,汞为银⾊,代表

,


综合即为丹,不过炼丹的道士们学跑偏了而已。
更有脑洞清奇的网友猜测,地球人种来自于外星移民,最初都是直接呑吃消化各种自然元素,因此才有远古神仙力大无穷之说,搬山跨海,逐⽇拿月,属于半机械半生物的⾼智慧生物,只不过后面遗传下来这种吃元素的能力就退化了,于是只能通过吃植物和动物来补充,不然为什么人类还需要补充铜铁锌钙钠钾磷碳这些物质,而且这些东西在体內还不能缺乏,不然就会生病就会死亡,所以道家继承远古的⻩老之术炼丹,加⼊铅汞这些有毒的金属物质不过是想多补充⾝体而已,或许一旦

活隐蔵的远古⾎脉,那样就能成仙成神了。
虽然秦朝现在还不流行吃铅汞这些自然元素,但吃点儿五行元素来祈求长生不老还是比较热门和流行的做法。
不光是秦始皇这样做,无数的方士术士都在这样做,这是时代的必然。
秦始皇慢嚼细咽,很快就吃掉了三块茯苓饼,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想了一下还是罢手用袖子擦了一下嘴巴。
“唔,甚是美味,堪称仙家食物!”
“陛下,山药有強⾝健体之效,茯苓有补气通络之效,蜂藌有温养腑脏之效,除开山药之外,另外两物都极其难得,此饼久食亦有大益处,但陛下还请节制,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太医令行礼说。
“朕自然知晓,你下去安排多收集这三种物品,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同样的味道,朕每⽇都要食用一些,后宮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也⽇常分派一些”
“臣遵旨!”太医令赶紧答应。
“去吧!”秦始皇一摆手,太医令和太官令一起告退。
“有仙茶养⾝提神,有此饼充饥健⾝,此子果然不凡!朕必须找到,朕…必须去亲自找他,祈求长生之法!”
秦始皇一念已定,瞬间就把茯苓饼和紫云仙茶都和陈旭画上了等号,然后再次翻看一本空⽩的书册仔细挲摩观看了一番之后吩咐:“宣匠作少府令!”
“喏~”
匠作少府令敖平⼊宮之后不久又匆匆而出,手里拿着一本装订好的空⽩书册返回府衙,然后迅速召集府衙各署大小官吏,不久之后,咸

城中许多竹木匠工和织坊巧匠被军卒带⼊城北一座封闭的⾼墙大院之內,开始研究解破书册的制作方法。
这种方便又轻巧的书写之物,如果能够复制成功,将会彻底改变文字的记录方式,作为九卿之一,敖平深知其中的意义。
…
m.AMf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