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神帮 下章
第十五章
 心念间,用灯一照桌上,铁盘內竟是一些较⻩⾖大些的铁弹,而至铁盘的旁边,尚庒着一张素笺。

 俯首细看素笺上的字,是:“能投穿掷弹,索桥自然来!”

 小虎一看‘索桥’二字,不由举灯向前一照,这才发现洞內涧的宽度极远,红灯的光,竟照不到对崖。

 于是,凝目细看,这才发现深处漆黑中,有一卵大小的磷光点,乍然看来,至少在七八丈外看了这情形,小虎的眉头马上就打结了。

 他已明⽩了素笺上的意思,是用盘中的铁弹,打中七八丈外的那个磷光点,洞涧的中间,自会现出索桥来。

 但是,距离这么远,而铁弹小的只能算是铁珠,以如此轻的暗器,打七八丈外的磷光点,若非深厚的內力和腕劲谁人能够?

 心念之间,他仍然拿起一粒铁弹,放下灯笼,暗运真力,集功力于五指之上,按照师⽗教授的特殊手法,觑准磷光点,振腕打去。

 ‘卜’的一声轻响,磷光点应声而碎,接着一阵轧轧声响,迳由涧中升起一排闪闪的小星。

 小虎急忙用灯一照,原来那些徐徐上升的小星,竟是每隔数尺涂在铁索上的磷光点。

 轧声停止,一道耝如核桃般的铁索,已笔直的连在两崖之间。

 小虎绕过小桌,先以一脚试踏铁索,紧硬绷紧,丝毫不动。

 由于洞顶的限制,小虎无法凌空飞纵,但他仍点⾜如飞,⾝形如箭般的纵至对崖。

 定睛一看,发现眼前仍有一座石门,而且经过人工雕琢,门成半圆形,但没有门环和门,显然是座独扇石门。

 急步走至近前一看,石门‮央中‬依然以‘大力金刚指法’刻着两行字。

 举灯一照,是:“连过三关非凡俗,金掌开闸始能人!”

 小虎看罢,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挡在洞口的不是门,而是一座石闸。

 他细看石闸上的字意,显然是开锁,掷弹,过索,共称为三关,但是,金掌开闸是何意思,他却伤透脑筋,搞不清楚。

 他在梵净山和师⽗学艺九个月,除了勤修內功外,就只学了一套掌法,至于內功是什么內功的,掌法是什么掌法,他直到现在还闹不清。

 据石闸上的字意,必须‘金掌’才能震开石闸,但是,他自己深知自己目前的功力,如果石闸厚度不超过一尺,他自信能够将石闸震开。

 心念至此,决心一试,因为⻩衫中年人临终时的嗥叫‘上天台’,也许就应在今晚上了。

 于是,将灯挥在洞壁上,对正闸门而立,暗凝內功,力聚双掌,一俟丹田气发,大喝一声:“开…”

 开字出口,略微蹲⾝,双腕一拙,两掌平推而出。

 轰然一声,霹雳暴响,青烟旋,飞石带啸,石闸应声而碎。

 小虎取灯走过去一看,石闸仅有八寸厚,暗自一笑,同时摇了‮头摇‬。

 抬头一看,深处已有微弱光线透出来,以目视判断,出口至少在十丈以外。

 提灯前进,蓦见前面有一木牌,由于⽩⾊中有黑点,显然⽩牌上仍有字迹。

 小虎心想,不知前面又要试探什么功力?

 心念间,走至牌前一看上面竟写着:“一直向前进洞府,饿时来此取食物!”

 看了⽩牌上的黑字,小虎不由楞了,原来前面透出光亮处不是出口,而是真正的洞府。

 而且,饿了就到此地来取食物,显然此洞附近必然住着有人,否则,谁会前来送食物呢?

 据由蝙蝠门分舵逃出,直到⼊山突现红灯,以及进⼊此洞,显然有人暗中纵,只是不知道暗中纵的人是何居心,何以故弄玄虚,而又连试功力,抑或是必须如此才能进洞呢?

 心念间,已越过⽩木牌,随着距离的接近,方始发现毫光烁烁处,竟有五级台阶,而阶上则是嵌有一圈雪⽩宝石的圆形洞门。

 在洞门的两边,各有一颗大如桃核的深蓝宝石,在小虎手中的红灯映照下,整座洞门上的宝石,立即幻成紫、⽩、蓝、红、淡紫、浅蓝和⽔红等相混合的彩华。

 小虎登阶推门,洞门虚掩,一推而开,一蓬闪烁光华,随着照进的灯光反出来。

 定睛內看,门內不远即是一个锦锻大蒲团,在蒲团的后面小横几上,放着一个金漆小匣和一柄银丝剑柄银鞘剑。

 小虎一见那柄银剑,便有些面善,他直觉的认定就是上官紫削掉‘了尘’道髻的那柄斑银剑。

 他游目继续察看,这才发现是一间大的圆室,形如覆下来的一只大银碗,⾼约三丈,大约六丈方圆。

 在洞室的四面八方,均有一个木人着⾐仗剑,面部仅有象征的鼻、口、眼,但八个木人所持兵刃,却都是实剑,而且,看来有够利的。

 在圆室的一边,设有十座⾼架‮大巨‬的烛台,上面的银烛,俱都耝如儿臂,而且,已燃过不少次,所余银烛,已不⾜一尺了。

 小虎一看圆形银室內的情景,总算搞清楚,这是练剑的所在嘛!

 他再以灯照向地面,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图形,有方有斜,看不出是何用意。

 抬头再看银室的圆顶,仅有一个盘大明镜嵌在‮央中‬,显然用以反光,至于整个圆室的银⾊不知用什么漆成。

 小虎看罢,首先盘坐在蒲团上将灯放在小几旁,他不急于看剑,他也不急于掀开小锦匣,他首先由头至尾的去想。

 他首先想到师⽗临终时的那声嗥叫‘上天台’,这时他已肯定与这座玄虚洞府有关,也许是要他来此学剑。

 其次,他想到了上官紫,他断定上官紫,并不是什么‘风神帮’的女龙头,而是这座洞府的主人。

 心念至此,他不自觉的看了一眼面前小几上的银鞘剑。

 注目之下,神情不由一呆,因为他发现小几上的银鞘剑,不但较上官紫的宽大,而在银剑的护手上,还镶着一个以明珠组成的梅花。

 他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上官紫银剑上所没有的,而且,上官紫的银丝剑穗上,有一个红珠作剑坠,但是,眼前的银剑上却什么也没有。

 于是,一定心神,急忙将剑取起,轻轻一按哑簧,‘咔登’一响,嗡嗡有声,‘呛’的一声龙昑,寒光如电一闪,暴起一蓬彩华。

 小虎心中一惊,不觉真力已透剑⾝,寒芒骤然增长,整个银室內,光明大放,手中银剑,耀眼生花。

 这时,他才发现寒芒中的缕缕彩华,竟是剑⾝上的几个红、⻩、蓝、绿、紫的宝石光点。

 细看这些宝石,完全嵌透剑⾝,如果将宝石毁掉,剑⾝上便会形成许多小孔。

 看了这情形,小虎把上官紫即是此洞主人的想法,又完全推翻了。

 他想必然有人早已注意他的行踪,知道他在寻访上官世家,因而以上官世家为饵,引他前来此地。

 念及至此,又认定这引他前来的人即是这座洞府的主人,而这人即是师⽗临终时遗言,要他‘上天台’来找的异人。

 于是,将剑收⼊鞘內,谨慎的将锦匣掀开,低头一看,不噤一脸矬相,都呆了。

 因为,锦匣內,端端正正的放着几页绘有人形,傍加注解的图片,也可以称之为薄薄的几页书。

 开始第一行上的标题是‘第三篇,⾝法步’,以下便是图形,注解和几个脚印,本没有与剑有关的词句。

 小虎虽觉上面没有剑的事,但他仍细心的向下翻,仅翻了两张,星目倏然一亮。

 因为,仅两张四页的‘第三篇,⾝法步’之后,即是‘第四篇,三不剑法’。

 有了剑法,小虎的精神大振,上面绘的人形,均为剑式,而且,宝剑运行之后,均有虚线指示。

 他匆匆向后翻,仅四张八页,共计八个剑式,以下,便是书⽪,书⽪背面有两行字迹:“小还丹二粒,可解百毒!”

 小虎在惊喜中,将书本挪开,果见二粒红⾊丹丸。

 连忙随呑下,闭目行功,不久,只觉灵台清明,功力已复!

 他在功力恢复后,又觉得奇怪,这个锦匣里,仅有半本秘笈的三四两篇,其余上半本的一二两篇又在何处呢?

 继而一想,心头猛然一震,恍然似有所悟,不由脫口急声说:“上半本秘笈,难道是在师⽗那里不成?”

 如此一想,同时也恍然想起‘拚命三郞’向师⽗下手的目的,必然也是为了那上半本秘笈。

 假设,他的联想是正确的,那上半本秘笈,必然已落⼊恶贼‘拚命三郞’之手,果真如此,后果实不堪设想。

 心念至此,恨不得马上下山,必须在‘拚命三郞’尚未练成‘內功提纵’和‘掌法’之前,将秘笈找回来。

 心念间,急忙将秘笈翻回第三篇,细读上面的傍注和参研上面的脚印,但是,由于他关心师⽗持有的上半本秘笈,他的心灵一直不能明静下来。

 就在这时⾝后突然传来一阵‘沙沙’声响!

 小虎断定有人接近,倏然跃起,目注门外,谦和而低沉的问:“啥米郞?”

 但是,全都掂掂,没有人说讲。

 小虎放心不下,功集双掌,缓步走出洞门,游目左右上下,确无可供别人潜⼊之处,始谨慎的走下阶来。

 一到阶下,星目再度一亮,然而就在那方⽩木牌处,悬空吊着一件东西,远远看来,好似一具⽔壶。

 急步走至近前一看,一点不错,正是一具包裹极厚的绵壶,在绵壶的盖上尚扣着一只磁碗,绵壶则挂在细绳上的弯钩內。

 小虎內心忧急,虽知壶內必是饮用食物,但却没有饮用之意,想了想,深怕辜负了主人的美意,只得将绵壶取下来。

 双手取下绵壶,方始发现前面被震开的闸门以外,已没有了那道磷光小点,显然那道索桥已撤掉了。

 看了这情形,小虎才想到方才的‘沙沙’声响,并非上面送下来的绵壶,而是撤掉索桥的声音。

 如今,索桥被撤,不但绝了他急切离去之念,同时也免除了他后顾之忧。

 于是,提着绵壶,匆匆走回洞室门之內,取下磁碗,拔下壶口塞,倒了一些在碗內。

 只见在壶內倒出的体,⾊星褐红,形如稀粥,甜的气味中含有枣的味道。

 小虎不再迟疑,立即喝了一大口,其味甘美,十分可口,加之温度合适,⼊腹非常舒坦,于是,一连喝了两个半碗。

 这时,他无须怀疑甜粥里,是否有毒药,因为对方如想加害于他,用不着如此大费手脚。

 喝了两半碗甜粥,精神和心情,都宁静正常了,于是,盘坐在蒲团上,立即细读第一面的第三篇‘⾝法步’的注解和脚印。

 细研之下,方始发现那些脚印,与他所学的掌法,完全莫同款。

 但是,他确信,如果用这些‘⾝法步’配合他学的掌法,必然更增威力,因为这些‘⾝法步’,完全是巧妙神奇的闪避和进击。

 于是,他起⾝在小几旁,按照秘笈上的脚印图形,连续练习了两次,已能默记其中玄奥而神妙的连续变化了。

 学会了⾝法步,小虎自然⾼兴,于是又去研读剑式。

 剑式非常单纯,仅有出剑收剑,直到第五步才有少许变化。

 八招剑式看完,觉得都很简单,但据剑式的注解,都以静制动为着眼,而且,不动则已,动则快如奔电——有够帅的!

 小虎将八个剑式,反覆看了两遍,立即闭目参悟其中精妙之处。

 参悟之后,觉得第一剑式,适合用最右侧的第一个木人练习。

 于是,取起⾝侧的嵌有五彩宝石的银剑,⾝跃起,迳向第一个木人⾝前走去。

 尚未走到第一木人的⾝前,蓦闻‘咔喳’一声轻响,⾝后突然传来极速的破风声!

 小虎心中一惊,急忙反剑相,同时闪⾝跨步!

 右脚方始踏实,长剑方自出,‘咔喳’声中,斜横里又是破风声!

 小虎再度一惊,急忙闪⾝,剑尖一点⾝后木人刺来的一剑,仓惶中横剑急架斜横斩下的一剑。

 但是,就在他闪⾝起脚的同时,‘咔喳’声响中,寒光已经照面。

 小虎这一惊实在非同小可,大喝一声,左掌猛的劈出一掌,脚下也本能的急演‘⾝法步’⾝形巧妙的一旋,飞⾝而出。

 就在他⾝形闪⾝的同时,‘咔喳’连声,小虎落在蒲团之后定睛再看,八个木人依然完整的,他方才发出的一掌,显然没有击中。

 但是,他却发现圆室‮央中‬的地面上,多了一大块银锻方布。

 心中一惊,低头一看,面⾊大变,原来他亮缎公子衫的前下摆,不见啦!

 小虎这一惊非同小可,不由惊出一⾝冷汗,这才发觉自己对小几上的那半本书,仅看了个⽪⽑,距离精通的程度,还有得拚哩!

 经过这一次的挫败,小虎既懊恼又惭愧,他立即放下宝剑,再度盘坐在锦缎蒲团上。

 一经定下心来,立时发觉腹中已有些饥饿,于是拿起绵壶来倒了一碗甜粥,放进嘴前一喝,不由楞了。

 因为,绵壶內的甜粥,早已凉了,这时他才惊觉,他用心研读‘⾝法步’和剑术,至少四五个时辰了,还真有够长的。

 于是,将甜粥又倒进绵壶內,提着绵壶走出洞来。

 举目一看,前面⽩木牌处,有数道光由洞顶上不同的方向进来,而木牌处,也有一个精致小巧的提篮悬在那里。

 小虎首先走至光的顶孔和裂隙处,察看了一下进来的角度。

 仔细一看,发现洞上有各种不同的角度的隙孔,任何时辰的太光都可以进洞內,因而洞內⼲燥,通风良好。

 打量完毕,即将提篮取下来,又将绵壶挂上去,就在木牌附近坐下来,察看提篮內的菜饭。

 低头一看提篮,在菜饭酒壶的上面,赫然放着一张素笺。

 小虎急忙取起一看,神情不由一楞,只见上面写着一行绢秀小字:“孩子,细心参研,久而练,不可废寝忘食,何以不食早餐?”

 小虎看罢,的确楞了。

 据字迹的绢秀,显然是女写的。

 看素笺的字里行间充満了关怀慈爱,必是一位长者,但是,这位女长者又是谁呢?何以不在下面写上名字?

 于是,谨慎的将素笺放进怀內,掀开菜盒和饭碗的盖,菜很丰富,饭也很香,由于饭菜还有一些温度,显然送来已有一些时间了。

 小虎匁匁吃完饭,没有喝酒,虽然是温⽟酒壶,翡翠杯,但他不愿留给别人的印象是每饭必酒的酒鬼。

 他将提篮重新挂在弯钩上,而将绵壶重新放进篮內,于是,怀着温暖的心情,又走回了圆形洞室。

 这一次,他首先盘坐调息,凝神祛虑,直到灵台明净,运功两个周天后,才重新研读三四两篇的⾝法和剑式。

 细研两遍之后,又细心默记,再度提剑立起⾝来。

 他举目前看的第一眼,便是他遗留在圆室‮央中‬地面上的亮缎下摆,也正因为他看到了下摆,才注意到地面上的各种图案。

 他仔细观察一阵,发现地面上共有八种图案,显然是启示八个木人的枢扭,与剑式和⾝形步法,本也没啥米特别的关系。

 既然看出此点,立即向一个三角形的图案飞⾝纵去。

 ⾜尖一点三角形的图案,左横里的一个木人,‘咔喳’一声,剑刺来!

 小虎见木人出剑如电,那敢怠慢,疾演⾝法步的第三式,⾝形神妙的一旋,脚下踏处,居然仍是三角形图案。

 但是,他手中的长剑,却随着⾝形步法和心意,本能的演出了‘三不剑法’第五式,长剑由下一绕,划个弧形匹练,长剑已到了木人的面前。

 小虎心中一惊,深怕破坏了主人的练剑木人,心惊间,右腑微抬,长剑贴着木人的头顶扫过!

 最奇妙的是,在他另变第二式步法时,已到了木人的⾝后面。

 小虎急忙刹住⾝势,险些撞上靠近圆壁的烛台。

 ‘唰’的一声轻响,攻出去的木人,倏然退了回来,依然立在原地,恰在小虎的面前。

 小虎举目一看,这才发现木人的后脑头顶上,早已被别人练剑时砍掉了一块!

 由于这一发现,游目再看左右两个木人的头顶,均有一个木制的发髻,也正因为这个木制发髻的被斩掉,而使他联想到‘了尘’的发髻被上官紫斩断。

 于是,他细心回忆方才的演练经过,和木人的出剑招式,几乎与‘了尘’的剑式无二。

 一想通了这一点,他恍然大悟,这八个木人,必然是各门派,以及各种兵器的攻击起始式的。

 心念间,他急步走回小几前,再度飞⾝纵向三角形的图案,木人剑猛刺,他又连换两种步法,特别有意去削木人发髻。

 待他立⾝木人之后,以及木人复原,出手之快,步法之,真是得心应手,不由⾼兴得几乎跳起来,哇!这款练法才有意思嘛!

 这时,他已确信上官紫即使不是这座洞府的主人,也必然与这洞府里的主人有密切的渊源,至少,他也曾来此练过剑。

 既然明⽩了步法、剑式,与地面图案的道理,小虎便依照地上其他图案去继续演习。

 演练至第四式之后,他突然想起圆室一周的巨烛,心想,燃上巨烛,満室光亮,必然更有利于练剑。

 于是,游目一看,发现第三个烛台上就放着火种。

 他急步走了过去,打着火种,将一圈的巨烛,统统燃上,室內顿时光明大放!

 他再走至小几前,果然清楚多了,于是,飞⾝向斜形图案纵去!

 当他⾜尖刚一点中斜形图案时,脚下竟发出‘咔喳’连响!

 小虎心中一惊,知道必有两个木人同时攻击。

 心念方动,斜横和背后的两个木人,一个剑向上挑,一个颤剑横扫。

 但是,当他神妙的旋⾝出剑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因为,两个木人后的烛光角度,恰好和木人的剑光相映,直刺他的目光,而且,幻起一片剑影,令他无暇辨别真伪。

 由于情况的突变,加之两个木人的同时攻来,使他就在丝毫之差的迟疑,虽然奇妙的躲过了两剑,但擅剑横扫的一剑,却由他的腋袖之间‮穿贯‬,并划开了一个大洞,所幸没有及⽪⾁。

 小虎纵至烛台后,急忙定一定心神,不由暗呼‘厉害’。

 他作梦也没想到,燃上巨烛,竟有如此大的反光变化,同时,他也明⽩了圆室为何漆成银⾊的原因。

 有了这一次经验和教训,也令他体会到‘⾝法步’的更⾼效用,那就是即使不出剑,也可躲过凌厉的攻击。

 小虎坐在蒲团上,再度调息了一个周天,并重新默记了一遍剑式和步法,⾝而起,仗剑向‮央中‬纵去,这一次他并没有看脚下的图形,随意而踏。

 随着不同的机簧声响,四面八方的木人,分别的向他攻来,有时一人,有时三人,有时一人先至,二人后跟!

 但是,在満室巨烛光焰的摇曳下,人影变幻,剑影如林,偶一不慎,便有生命危险。

 但是,小虎又动了他的倔強脾气,虽然险象环生,硬是不肯退出圈外,豁出去了!

 这才是一座千变万化,奇险惊人的练剑室,任何人都不可能,又要注意脚下图形,又要注意木人的攻击。

 在自然的闪躲出击中,木人也随着脚下所踏的图形变化,加上満室一圈的烛光和银室的反光脚步一,心中一慌,立时便可丧命当场。

 片刻之后,在这种危险万状的情况下,小虎已能应付自如,而且,点、扫、斩、刺,得心应手,已将四种步法,八招剑式,运用到炉火纯青!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咔喳’声响,所有的木人,纷纷退回原位!

 小虎急忙刹住⾝势,不由横剑楞了!

 看看脚下,依然踏在一个三角形的图案上,但是,第五和第七个木人,却没有一丝要剑斩出的意思。

 就在这时,银⾊圆壁上,突然一阵‘沙沙’声响,就在对正室门的后壁上,现出一个门户来,而且,灯火明亮。  M.aMFxS.cc
上章 风神帮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