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私生子 下章
第401章 杯弓蛇影
 ***

 邕州,自晋朝建武二年(318年)设治,因邕溪⽔而得名。熙宁八年趾李常杰和宗亶率十万大军屠城之前,邕州有百姓近七万口。

 那惨烈的一战,除了战前少数逃离的百姓,余者近六万人在城破之后全部被屠掠一空,李常杰还下令拆毁了邕州城。

 大宋收复邕州虽然已经二十年,城廓也按原趾建了起来,但城中百姓一直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事隔二十年,趾再次攻陷邕州。城中五万百姓逃散两万,余者三万人再次沦落蛮夷手中。

 此刻城中虽然已看不到尸首,但浓浓的⾎腥味还未散去。州衙中,阮志顺和几个大将蹲在一幅简陋的地图前,正讨论眼下的战事。

 阮志顺五十岁左右,中等⾝材、肤⾊稍黑,腭骨宽大,嘴阔而薄,眼双有鹰视狼顾之气,第一印象就给人一种严厉、刚毅的感觉。

 副将黎永泰三十来岁,挂一把⽇本武士宝刀,相貌平平,但双手却显得特别长,手掌耝大,布満了老茧,他指着地图说道:“大帅,据咱们的细作回报,杨逸的三万宋军已经过柳州,最多五⽇便能到达宾州。”

 阮志顺坐回凳子,神⾊淡然地喝了口⽔才说道:“杨逸此人文武兼备,败辽国,平西夏,战功赫赫,不可轻视啊!黎将军你明⽇便赶往昆仑关,把防御工事再加固些。山道要用巨石堵住,万不可认为据有险关就可轻敌大意。”

 黎永泰答道:“大帅,我看轻敌的是杨逸,咱们近十万大军在此,他带来三万人马,这分明是没把我们瞧在眼里啊!何况北人南来,受不得瘴热。未战便已折损过半了,当年郭逵率十多万宋军南征,最后还不是庇滚尿流的滚回去。能奈我何?要末将说当初本不应该从柳州撤军,直接与杨逸在柳州城下决战,将他这三万人灭了。两广宋军必然胆气尽丧,到时我军所过之处,谁还敢顽抗?”

 阮志顺神⾊淡然地摇了‮头摇‬,沉声说道:“当初郭逵十多万大军确实未能奈何我大越,但杨逸能征惯战,咱们知道的道理他不可能不知道,我一直在怀疑,他真的只带来三万人马吗?还有,北人南征常因⽔土不服折损过半,但从细作传回的‮报情‬来看。杨逸的军队却并无这种现象,这就更让人奇怪了。总之,此人绝不可轻视,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没把此人解清楚之前,轻率与之决战实为不智。”

 “大帅,咱们出兵时,陛下可是要咱们尽快拿下两广的,咱们如今在邕州一隅之地固步不前,陛下怪罪下来。只怕咱们都难以脫罪啊!”阮志顺一叹道:“此事我会上奏陛下,纵然陛下怪罪,本帅也会一力担着,无须你们担心。今时不同往⽇,这几年宋国內⾰弊政,外平西夏,国势⽇盛。加上辽国內,无力南顾,宋国趁机大治⻩河,发展民生积蓄国力,其平天下之心已昭然若揭。我大越与宋国素有嫌隙,若再让宋国安心发展几年,大越必将成为第二个西夏。如今只有拿下两广,大越才有和宋国抗衡的本钱。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更须慎之又慎啊!此番杨逸率军南来,崇山险阻,粮草补给困难,北人又多有⽔土不服,咱们拖得越久,形势对咱们越有利,这便是本帅退守昆仑关的原因,若能把杨逸拖在昆仑关一两月,宋军必将不攻自溃,到时咱们再顺势挥兵北上,一举拿下两广之地,这才是稳妥之计,尔等可都听明⽩了。”

 黎永秦、李宾、柯长洛几位将领听了阮志顺这番话,都不再有异议,纷纷抱拳道:“大帅长谋远虑,末将等万万不及,愿遵从大帅号令。”

 “好,黎将军你立即赶赴昆仑关坐镇,加強防御,你要紧记,只守不攻,不论宋军如何挑衅,你都不能出战,务必要把杨逸大军拖在昆仑关下,拖得越久越好。”

 “末将遵令!”

 黎永泰一抱拳,接令而去。

 州衙外此时传来一串马蹄声,只见一个传信兵冲进来,大声并报着:“大帅,广西第四将苏庆良集梧州、贺州、藤州、浔州等地兵马,计一万五千人西进,正在猛攻贵州,宋军不计伤亡,⽇夜猛攻,而且宋军突然多了一种叫手雷的武器,在攻城时给我军造成极大伤亡,一⽇便损失近千人马,陈昶将军请求大帅立即发兵增援。”

 阮志顺脸上不动声⾊,又伏在地图上仔细看了起来。杨逸大军到来之前,苏庆良一直据守浔州,不敢西进。现在驻守贵州的陈昶有兵一万,苏庆良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却突然不计伤亡的发起猛攻,这意味着什么呢?

 阮志顺目光在地图上巡睃着。

 不会错了!苏庆良必定是接到了杨逸的严令,这才会不顾伤亡的攻打贵州。

 杨逸要⼲什么?

 杨逸大军从北面而来,从这一点上说贵州战略位置不算十分重要,贵州、邕州、宾州,三地就象一个三角形,从宾州到邕州只有一百多里,若是绕行贵州,则多出四五百里路程,加上道路难走,杨逸不惜代价的夺回贵州,乍看这显得有点多余。

 但阮志顺绝不相信杨逸是无的放矢,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西江⽔道上,不由得悚然一惊,难道…。杨逸的补给竟不走陆路、而走⽔路?

 若真是这样,那贵州的战略位置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贵州扼守西江⽔道,上游的郁江连接邕州。而贵州到宾州之间地势相对平坦,距离也不到两百里。

 整长珠江⽔道有几个名称,广州到梧州这一段叫珠江。梧州到贵州这一段叫西江,贵州到邕州这一段叫郁江,但不管叫什么,他的河道都是相连的。

 贵州扼守珠江中游,也就是说一但贵州被宋军夺回,宋军就可以通过珠江源源不断地投送兵力和物资。

 杨逸大军从北面走陆而来,补给竟走从东面走⽔道?这确实出呼阮志顺的意料之外。军队与后勤脫离,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眼下而言。一但贵州攻不下,本不用自己去打,杨逸几万大军就会因缺粮而崩溃。稍为谨慎些的将领就不会这么⼲。

 但是,这种剑走偏锋的招式虽有失稳重,可一但奏效,那它就是神来之笔,让人防不胜防。

 从之前分析杨逸这个人的格来看,此人格果敢,无论军政,其行事风格都极为新奇,为人所不敢为。

 想到这些,阮志顺心中一凛。他一直疑惑杨逸怎么只带三万人马来。自已要死守昆仑关,杨逸却不计伤亡地攻打贵州,现在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他这三万人马应该只是一路,还有一路当是走东线,一但贵州打通。杨逸就可以通过珠江⽔道源源不断地投送兵力和补给物资。

 这飘忽的一手棋,顿时就让自己陷于被动之中。

 杨逸!果然不是善男信女啊!

 “柯长洛!”

 “末将在!”

 “本帅令你率一万…不,两万大军⽇夜兼程增援贵州,你记住,若是你率军到达时,贵州已陷落。你无论付出大多的代价,都必须把贵州给我守回来,否则,军法从事。”

 “末将遵令!”

 看着柯长洛急步离去,阮志顺暗暗吁了一口气,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杨逸的赫赫武功不光是在宋国盛传,同边小国同样久闻大名。这次杨逸虽然只带来三万军队,阮志顺却丝毫不敢轻敌。

 大越国和西夏一样,从立国开始就与宋国纷争不断,大越国地窄民稀,需要不断侵掠宋境,蚕食土地,掳夺百姓,才能增加自己的国力,二十年前李世杰攻⼊宋境,杀掠百姓不下十万,大越国欠下宋国的⾎债并不比西夏少。

 以前宋国北有契丹,西有项,无力南顾,加上广南烟瘴路险,大越国可以⾼枕无忧,肆无忌惮。

 但现在,西夏被灭了,辽国眼看岌岌可危,宋国却蒸蒸⽇上,加上宋国如今的当政者作风強悍,对內強硬,对外更是有仇必报,这让大越君臣寝食难安,生怕宋国将来回头清算总账。

 坐而等死,不如奋起一击,一众君臣商议之后,决定还是先发制人,趁宋国全力治河,西北未定,辽国将溃不溃之时,一举夺取两广之地,壮大自己,将来才能与宋国一较长短。

 时不我待啊!阮志顺又不噤暗暗一叹,此次他率军攻宋,庒力沉重无比,这就象是一把双刃剑,能攻下两广,则大越壮大有望,⾜可抗衡宋国。

 若是攻不下,则再次怒宋国,后果不堪想象。大越国的生死存亡系于一⾝,这让阮志顺心头如庒着千斤巨石。

 这次攻宋,本不想大量杀戮,可苏缄似乎魂未散,邕州百姓誓死抵抗,让阮志顺不得不下令屠戮,以震慑四方。

 但现在看来,此举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兵围柳州时,依然遇到了強烈的抵抗,大军猛攻多⽇,几度劝降,毫无效果,这才不得不退回昆仑关以南。

 阮志顺皱了皱眉,抛开心中的绪,准备静下心来好好谋划,与杨逸决一⾼下。州衙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即冲进来的斥侯兵大声报道:“大帅,前方细作传回消息,杨逸传令四十四州、五县、十一洞头领赶赴宾州。”

 “竟有此事?”

 “大帅,细作打听得很清楚,这个消息绝不会有误。”

 阮志顺目光一沉问道:“那些族头人有什么反应?”

 “回大帅,杨逸派人传令,让各族头人务必在七月五⽇前赶到宾州,否则视为叛宋投敌,并扬言将来一并征讨之,目前龙州、谭州、上思州、江州等离宾州较近的头人已经动⾝前往宾州,其他较远的尚未有反应。”

 “再探,此事关系重大,一定要时刻留意各方动静。”

 “是。”

 传令兵退出,阮志顺再次陷⼊沉思,杨逸这是要⼲什么?表面看,这应该是要联合这些部族攻打大越,若真是这样,杨逸应该派人送礼,请求人家出兵才是。

 但杨逸的口气却充満了威胁的味道,限时赶到,不来就征讨。

 杨逸才三万人,他凭什么如此张狂?这其中包含着什么谋呢?

 对于杨逸的一举一动,阮志顺都不敢掉以轻心,虽然一时想不清楚杨逸用心何在,但他相信杨逸一定另有用意。

 杨逸,你到底要⼲什么?

 。(。如果您喜这部作品,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m.AMfXs.Cc
上章 大宋私生子 下章